國慶節前夕,成都市中心城區(11+2區域)公共服務設施“三年攻堅”行動啟動,市民們可坐收“民生大禮包”。
按照計劃,至2020年,成都新建公共服務設施2557處,總投資約890億,其中包括501所中小學和幼兒園。
三年計劃建設中小學、幼兒園501所
以市民們關注的學位問題,根據計劃,未來三年(至2020年),建成區中心城區中小學、幼兒園規劃實施率將提高至80%,計劃建設中小學、幼兒園501所。
其中,成都高新區、錦江區、青羊區、金牛區、武侯區、成華區將新建中小學、幼兒園225所(幼兒園128所,小學59所,中學38所)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分別計劃建設97所、80所、48所。
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“三年攻堅”行動計劃
“今年9月至12月要啟動項目146項,2018年新開工800項,2019年新開工883項,2020年新開工728項?!背啥际薪ㄎ嚓P負責人介紹,成都市還要同步推進現有公共服務設施擴能改造工作,增加公共服務能力。至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“三年攻堅”行動計劃。
根據各區縣落實計劃,至2020年,高新區實施372項,天府新區227項,錦江區173項,青羊區200項,金牛區230項,武侯區130項,成華區314項,龍泉驛區324項,青白江區108項,新都區119項,溫江區90項,雙流區170項,郫都區100項。
郫都區:
投入20億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
郫都區在未來三年計劃投入20億元,建設不少于170處各類公共服務設施。其中,2018年計劃實施72處(其中教育類10處,醫療衛生類16處,商業服務類4處,文化類6處,體育類1處,社區服務類15處,行政管理類3處,市政設施類17處)。2019年計劃實施46處(其中教育類4處,醫療衛生類17處,文化類2處,體育類1處,社區服務類10處,市政設施類12處)。
2020年計劃實施52處(其中教育類7處,醫療衛生類17處,商業服務類1處,文化類3處,體育類1處,社區服務類6處,市政設施類17處)。力爭到2020年城區公共配套設施需求滿足率達70%以上,初步構建起便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務圈。
新都區:
長龍小學將擴建可容納2160人就學
未來3年,新都區將新建8大類18項共119處,實施率提高到80%以上。其中重點推進建設中小學、幼兒園36處,農貿市場12處,社區服務中心15處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5處,文化活動中心(站)9處。
教育設施中,新都區長龍小學擴建工程占地44.28畝,總建筑面積為30123.77㎡設48個班,容納2160人就學。
體育設施中,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86152.58㎡,地上建筑面積40822.27㎡,包括體育館、游泳館、全民健身館等。
錦江區:
逐步還清老城區舊賬設施實施率逾75%
錦江區在加快城市新增建成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,結合棚改地塊利用及新增上市地塊周邊公共服務設施同步啟動。確保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按規劃落地、按需求有序推進。
錦江區將用3年的時間,新增建設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社區文化活動中學、居民健身場(館)、農貿市場、社區用房、社區服務中心、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173個,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實施率達到75%以上,基本實現公共服務設施供需平衡。
武侯區:
到2020年新建公共服務設施130處
武侯區目前已全面啟動“三年攻堅”行動,計劃至2020年,武侯區將新建公共服務設施130處,其中教育類30處,醫療衛生類11處,商業服務類19處,文化類9處,體育類10處,社區服務類48處,行政管理類3處。
今年9月至12月新開工項目3處(其中教育類2處,商業服務類1處),2018年新開工項目32處(其中教育類7處,醫療衛生類3處,商業服務類5處,文化類3處,體育類3處,社區服務類9處,行政管理類2處),2019年新開工項目39處(其中教育類12處,醫療衛生類4處,商業服務類7處,文化類2處,體育類2處,社區服務類12處),2020年新開工項目56處。
文/家長幫成都站